马上注册,下载更多资源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我要注册
x
- {6 E9 S! r' D+ k m, r; I
(《百家讲坛》 20240127 苏轼的海南岁月 1 最贬是儋州)
: Z U" |. k+ L% B M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公元1097年,被贬惠州的苏轼又接到了朝廷的贬谪旨令,这次贬谪的目的地是海南,这在当时几乎就是天之尽头。而此时的苏轼已经在岭南惠州生活两年有余,虽生活十分困顿,但也有着对自己晚年生活的美好期冀,在这里他倾尽所有在风光秀丽的白鹤峰建起的新居才刚刚竣工,命运又带来更为残酷的挑战。那么,面对朝廷的一贬再贬,苏轼有着怎样的心境?
" X Y2 [' v+ k' q g3 L(《百家讲坛》 20240128 苏轼的海南岁月 2 海南万里真吾乡)7 D7 H3 f* r5 O% H
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公元1097年,已近垂暮之年的苏轼在惠州贬所,再次得到“责授琼州别驾,移昌化军着儋州安置”的命令。古时的儋州远离中土,孤悬海外,是世人眼中的“天涯海角”,是一个蛮荒之地,民生凋敝,时有瘟疫,可谓生死难料,不知何时便会撒手人寰的恐惧时时萦绕在苏轼的心头。再加上此前的苏轼并没有渡海的经历,如今望海而叹,这种感觉,既来自大自然不可预知的神秘,更多的是来自政治上的淫雨腥风。那么,一向以乐观态度接受命运不公的苏轼,又能否像以前一样,坦然面对这次贬谪?
9 @( B* n! Q& ~# X# H9 J6 {6 ^(《百家讲坛》 20240129 苏轼的海南岁月 3 九死南荒吾不恨)
0 I, g8 A* H' |3 w5 F, Y s$ D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接到“琼州别驾”的诰令后,年逾六旬的苏轼携子离开惠州,被一叶孤舟远送至儋州,完成他一生当中最后一段贬谪“旅程”。到达偏远的海南儋州之后,苏轼四顾而望,海水茫茫、荒无人烟,大有一种穷途末路之感。那么,乐观旷达的苏轼是如何适应海南的自然环境的?! \. b, L! P+ `% o5 m, b( z
(《百家讲坛》 20240130 苏轼的海南岁月 4 余生欲老海南村)
+ V! Z: j+ b9 B& u9 n2 d, A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公元1097年,年过六旬的苏轼被贬谪到了海南儋州。在当时,这几乎可以看作是最严重的处罚之一,而这也与北宋时期海南的状况有着莫大的关系。物质匮乏、民生凋敝、教育落后、风俗原始,我们很难想象,当苏轼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,内心是怎样的震惊与落寞。似乎这片土地很难与他心中北宋王朝的形象产生联系。然而,生性豁达的苏轼,却并未因艰难困苦的环境而一蹶不振,也未曾忘记自己的担当与责任。这个荒凉之地,因苏轼的到来,开始产生了变化。" H8 U) F8 E% d
(《百家讲坛》 20240131 苏轼的海南岁月 5 我本海南民)
: K/ {6 N1 X5 g5 ^5 R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苏轼在海南儋州谪居了三年。三年间,苏轼凭借着洒脱而又乐观放达的心态,融入了海南的生活。本已无望离开这个海岛的苏轼,却接到了朝廷发来的赦令,命他北归中原。离别近在眼前,一边是北方大陆上的亲人与故土,另一边是三年来建立起深厚情谊的海南居民,感慨万千的苏轼提笔写下了一首《别海南黎民表》,一句“我本海南民”道尽了他对这个贬谪之地的无限留恋。
3 {: ?9 _& `1 Z8 F
& [0 A9 F7 l: J* P0 p; Q8 `9 @% T
1 s! T7 R& b" b9 ^ l
9 ^ \2 s1 H# }8 o
4 s* L3 h7 p0 L' }6 Q( c
0 }1 P+ y# Q# W" N |